設立背景

          全球暖化加劇,導致致災性暴雨、乾旱、熱浪和森林大火等極端氣候頻發,對人類生存和自然生態造成衝擊,節能減碳刻不容緩。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在杜拜舉行,198個國家與組織參與,旨在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C內,並首次依《巴黎協議》進行全球盤點。
         IPCC於2022年發布的第六次評估報告指出,全球暖化將在未來20年內升溫至1.5°C,帶來極端氣候災難、熱浪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影響能源、水資源和糧食安全。COP26呼籲各國在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半,2050年達到淨零,以應對高風險的氣候衝擊。
          永續發展被定義為滿足當代需求而不損害後代需求的發展模式,強調資源永續和善用自然資源,並整合環境、社會與經濟三大要素。歐盟於2023年10月試行碳邊境稅(CBAM),對進口產品的二氧化碳含量設限,超標者需購買碳權並繳納碳關稅,以降低全球碳排放和防止碳洩漏。CBAM修正案將於2027年把海運業納入碳交易,並對甲烷等溫室氣體設定價格機制。
          全球實現淨零、碳中和與負碳排的技術發展已迫在眉睫。我國已宣示2050淨零轉型目標,並於2022年3月30日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通過能源、產業、生活、社會四大轉型和科技研發、氣候法制兩大基礎,輔以十二項關鍵戰略,整合資源,制定行動計畫,務實規劃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路徑。

設立理念

          我國十二項關鍵戰略的前三項皆為綠色能源或潔淨能源,皆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其中第1項與第3項為再生能源(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生物能(沼氣)、地熱能、海潮能、海水溫差發電等),我國《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就定義再生能源為:太陽能、風力、生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非抽蓄式水力、國內一般廢棄物與一般事業廢棄物等直接利用或經處理所產生之能源,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可永續利用之能源。在全球高度重視氣候變遷議題與追求永續發展的趨勢中,綠色能源的應用已為世界各國重點發展領域,也是各國能源戰略布局與相互競逐的新興產業。
  由於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因此日益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國家。 近年全球性氣候變遷及空汙問題,更引起能源及電力議題之熱烈討論。在此背景下,以風力、太陽光電與氫能燃料電池等綠色能源發電替代化石能源發電,已成為各國進行電力建設的重要課題。然而,台灣的地理環境四面環海,具有豐富的海洋能源可運用。
         因此主張十二項關鍵戰略之第3項前瞻能源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中的海洋能發電,台灣擁有地理環境優勢,應是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的機會,再加上台灣海岸線有佈滿大量的消波塊;而當海浪不斷衝擊消波塊時,也同時會產生大量的能量,可透過簡單調整既有消波塊的結構,將海浪衝擊消波塊時的能量收集起來轉為動能帶動發電機發電而形成波浪能岸堤發電系統;同時可美化海岸線的景觀。本實驗室也希望能透過台灣四面環海的獨特地理環境來收集海岸沿線的波浪能,提升我國綠能發電占比,並成為企業未來RE100的綠能選項,因此全心開發適合我國海岸線的波浪能岸堤發電系統,同時推動台灣波浪發電的永續發展。

設立目標

    基於全球減碳目標,COP28會議上,歐盟與118國發起「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全球承諾」,目標在2030年前將全球再生能源容量增至三倍,能源效率提升率增至二倍,對所有締約國具拘束力。這與我國的節能減碳和提高再生能源占比政策相呼應,推動節能、創能、儲能和智慧系統整合等工作。台灣主要發展太陽能和風力發電,並積極研發電池儲能和智慧電網技術,提高電網韌性。
         本實驗室配合「能源發展綱領」,開發基於物聯網的能源管理系統,實時蒐集再生能源和儲能數據,結合即時電力量測、數據分析和發電量預測技術,整合碳揭露、碳減量和碳中和等模組,加速企業達成淨零排放目標。2022年,我國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以四大轉型和十二項關鍵戰略制定行動計畫。歐盟於2023年試行碳邊境稅(CBAM),以減少全球碳排放,避免碳洩漏。         邁向2050淨零需要全民生活轉型,推動「淨零綠生活」,改變消費模式和行為,營造永續低碳的生活型態。本實驗室將綠能和負碳技術導入ESG和CSR,整合產業低碳需求,通過綠色能源、節能減碳技術、固碳生物自動化養殖和碳權交易,達到碳中和,落實企業永續發展,加速淨零目標。
         淨零實驗室致力於綠色能源與淨零科技的開發研究並成功導入ESG模塊的推展應用,研究團隊成員的專長為再生能源開發包括海洋能波浪堤岸發電、太陽光電AI預測運維自動化、整合式再生能源結合氫能與儲能最佳化與與智慧控制等;綠色智慧製造智慧能源管理整合碳管理系統;負碳技術應用於碳中和與碳權相關淨零科技等。     

聯絡我們

地點

(701401)台南市東區大學路一號
自強校區 電機工程系館 11樓
92B33

電話

辦公室:06-2757575 分機 62683#292
實驗室:06-2757575 分機 35013
老師:0920-829-176